全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论文赏析——新时代小学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探索与实践
文章来源:关工委 更新时间:2024-12-20

肇东市实验小学校  刘雪杰  张宇


    在新时代背景下,关心下一代工作不仅是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,更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基石。肇东市实验小学始终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置于学校发展的核心位置,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    一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践探索
    (一)加强组织领导,重视关工工作
    学校党总支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,坚持每学期组织召开关工委全体成员会议,研究交流工作情况,部署下一阶段工作。成立了由校党总书记刘雪杰任主任,政教副校长张宇、退休教师许艳玲为副主任,政教主任王红娇、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宋芙蓉、班主任代表李丽丽为成员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。同时还成立了德育工作、法治安全教育工作、心理辅导、学生资助工作等多个关工小组,明确分工和职责,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积极发挥“组织、协调、指导、检查、服务”的工作职能。同时,还建立了学习、培训、包联和工作记实等薄册。
    (二)建立共育机制,呵护孩子成长
    学校关工委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为指导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围绕教育教学致力于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共育机制,为学生健康成长铺设坚实道路。通过与家庭、社会的紧密合作,学校搭建起沟通的桥梁。
    1、坚持家校共融。学校与学生家长通过电话、微信等现代化手段建立联系融通关系管道,相互传递学生在学校、家庭学习、生活及成长过程。学校注重品德养成,坚持细微做起。通过开设品德课、开展主题班会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,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、环保行动等公益活动。通过制定校规校纪、开展养成教育等方式,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,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。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和环保意识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。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节、艺术节、体育比赛等活动,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,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。学生家长注重言传身教,引导孩子传承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,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帮助父母料理家务。通过家校共融培养孩子树立良好的美德。
    2、坚持警校共建。学校和市检察院建立合作关系,市检察院在学校设立法制教育基地,副检察长任法治副校长。市院人民检察院民院长、副院长和未检干警定期不定期走进校园,举办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活动,带来生动有趣、直观现实的法治课程,拓宽学生法治视野,增强法律意识,让法律之光照亮孩子们的心灵,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法治的理解,还提升了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。
    3、坚持区校共联。学校邀请社区五老、志愿者入校开展和革命传统教育和各种活动,如环保宣传、公益服务等,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,还增进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。同时,学校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,与社区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,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。
    (三)关注特殊群体,实现教育公平
    1.关爱留守儿童:通过设立“留守儿童之家”、开展心理辅导和关爱活动等方式,为留守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。积极与政府部门、社会组织等合作,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。
    2.扶持残疾学生:通过实行残疾学生随班就读、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等方式,确保残疾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。注重培养残疾学生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,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。
    二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成效与展望
    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,肇东市实验小学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。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,学业成绩、创新能力、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。同时,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加强,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。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,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在取得成绩的同时,肇东市实验小学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。如家、校、社共育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;教学方法和手段还需不断创新和改进;品德教育和习惯养成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深化、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需进一步加强等。
    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教育领域的永恒主题。未来,肇东市实验小学将继续秉持“立德树人”的教育理念,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创新的精神,不断探索和实践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。加强与政府部门、社会组织等的合作与交流,共同为关心下一代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