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包实扶 助力脱贫
来源:        更新时间:2018-12-09 08:08

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,我们驻村工作队由市人社局、市农行、市劳动监察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,同时严格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具体部署,结合实际、有的放矢、因地制宜、因户施策,通过不断强化包扶意识,拓宽包扶思路,研究脱贫计划,落实帮扶项目,使该村精准扶贫扎实有序开展,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,改变了村容村貌长井村与原双井村是合并村现为长井村。现有五个自然屯。贫困户共有53户121人。

 


 

长井村贫困户多数都是老弱病残,种的都是大苞米,没啥特色。咋增收、咋脱贫,刚入住时真把我们愁坏了!想要发展林果经济和棚室经济,长井村没有群众基础,况且这两项,投资大,见效慢。后来,经过多方借鉴、考察、研究,我们决定大力发展养殖项目。一是发展规模养殖。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共同研究认真谋划,采取托管的方式与村内养殖大户赵德伟合作,签定协议,协调黑龙江王老宝有限公司免费提供大鹅雏1000只,笨鸡雏2500只。我们还把16户贫困户贷款1.6万元全部投资于赵德伟的养殖项目,贫困户不承担风险,风险由赵德伟承担,出栏后我们帮助联系销路,所得利润五五分成,带动村内47户贫困户年底增收不低于500元。

 

 


 

    今年国庆节前,草原红溜达鸡已出栏,市领导召开现场会解决成鸡销售问题,包扶单位、中粮集团、宏达地产和相关企业积极协助销售,每只鸡65元,装袋鸡200元(每袋3只),现正在发售中,预计收入10多万元,每家贫困户预计将享受产业项目分红1000元;大鹅将在上冻后出售,现已预定完。二是发展庭院养殖。我们针对长井村贫困户多是老弱病残智障的实际,一般活都干不了,发动贫困户发展小养殖项目,风险小见效快,增加家庭收入。对于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,我们驻村工作队与包扶干部共同研究制定详细的包扶计划,做到因户施策,对于有养殖能力的免费提供笨鸡雏、大鹅雏、猪崽进行饲养,包扶干部高于市场价回收,预计年底增收不低于500元。三是充分利用盘活闲置资产。利用村内学校闲置场地,发挥村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,无偿使用搞养殖业,带动5户贫困户,年底预计每户增收1000元。目前通过各包扶工作组的反馈看,各贫困户的家禽成活率较高,贫困户年底将实现增收。一方面有产业项目分红,一方面有家庭养殖增收,贫困户增收在望,他们别提心理有多高兴了。做到了产业覆盖全村所有贫困户,我们工作队也都笑了。